地產大亨公開爆料:中國,沒有一個樓盤是不漏水的!
中國,沒有一個樓盤是不漏水的!
8月8日,在2019博鰲房地產論壇的“博鰲大講堂”環節中,藍綠雙城董事長曹舟南指出,“哪家開發商敢跳出來說,我造的房子是不漏水的?一家都不敢跳出來。”

購房者看到這種言論會非常驚訝,房子不漏水不是應該房子的最基本要求嗎?怎么全中國開發商沒有一家能保證房子不漏水了?不幸的是這其實房地產行業的公開的秘密,沒有哪家開發商能保證自己造的房子不漏水。
一、為什么開發商不敢保證頂樓房子不漏水?

開發商不是沒有能力解決頂樓漏水的問題,畢竟目前中國的建造技術已經是領先世界了,外國需要花費五年時間建設的建筑,中國只需要一年時間就能建設成功。但為什么頂樓漏水一直沒法解決了?下面冷眼詳細講解一下原因:
1、建筑材料:頂樓樓板25厘米以上才能絕對防水,目前樓板厚度是12厘米-14厘米

首先從建設材料上來說,樓板厚度只有超過25厘米以上才能保證絕對不會滲透,才能承受日積月累雨水的侵蝕。但是目前國家的建筑標準對樓板厚度要求是不小于12厘米,這只是一個最低標準,理論是不能保證頂樓不漏水的。目前大部分開發商都是采用這一標準,部分品牌開發商會適當提高標準,會把頂底樓板做到14厘米,但依然不能保證頂樓不漏水。
目前沒有開發商愿意建設25厘米以上的頂樓樓板,一方面12厘米換成25厘米以上的樓板,建筑成本大幅的上升,另外一方面漏水都是幾年后以后的事,那時候開發商也不負責維修,無需為這負擔更多成本。
2、防水造價問題,非標問題,低價中標問題
業界認為,建筑滲漏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材料、施工、管理和使用等。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國內的防水造價比國外低,國外是7%~10%,而國內造價只占工程總造價的1.5%~2.0%,是國外的1/5左右。
防水行業產能過剩、行業集中度低,很容易導致一個行業的惡性競爭,直接表現就是劣質產品和非標產品的泛濫?!拔医^不生產非標”,如果使用國標材料是無利潤可言的,這就導致了投標方去使用非標產品,因為無利可圖的買賣沒人會去做的。
3、防水造價問題,施工隊工藝水平,頂部防水材料、防水涂層對工人的工藝水平要求較高,無法做到沒有漏水點。

在建筑材料無法保證不漏水的情況下,開發商會在頂部鋪裝防水涂料、防水涂層拖延漏水的時間點。但問題是,所有二次防水防護都需要人工施工、人工拼接而成的。這對工人施工工藝要求很高,對工人對工作認真程度有極高的要求,一旦稍微有些疏忽就會給整個頂層造成漏水,而且這在后期檢查的時候幾乎檢查不出來,完全依靠工人自己的專業操守保證。
開發商的施工隊伍基本是外聘的,而且不同的項目聘請的是不同施工隊,根本無法保證每個項目施工隊的專業水平。而且只要房子在交付時候不漏水,就不會影響到施工隊的聲譽,因此在施工工業上保證不漏水非常的困難。
4、材料老化:建筑材料都是時間限制,只能保證5年-10年防水效果。

無論樓板還是防水材料、防水涂層都是有時間限制,都是有保質期的。頂級的材料也只能保證5-10年時間的防水效果。購房者的房子卻不只是居住十年,是需要住一輩子的。在二三十年以后,建筑材料老化之后,必然會產生漏水的問題,屆時購房者將非??鄲?。
房地產的下半場來了,防水人準備好了嗎?
藍綠雙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董事長曹舟南在三亞表示,中國房地產上半場存在的主要問題,開發的基本模式是以今天的高地價博取未來的高房價。不要怪調控,也不要怪我們遇到的其他的挑戰,我們這么多開發商,我認為我們要重新定義,重新把房地產拉回到制造業和服務業,形成自己的房產品牌。
我昨天講,哪個開發商敢跳出來說,我造的房子是不漏水的?一家都不敢跳出來。這個行業發展了接近30年,我們做的產品還有這么多的瑕疵,房子的滲漏水、電梯噪音、煙道串味等等,30年以來,我們的質量通病比比皆是,你說憑什么這個行業要給你黃金時代、白銀時代?東西做得太爛了,你的產品做不好。

??所以面對這樣的一個行業,面對這樣一個未來的市場,面對城市化已經到這個水平,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靜下心來,踏踏實實把應該做的產品做好,把基礎服務做好,這是硬道理。
??你的營銷團隊把房子賣給客戶以后,你辭職了,提拔了,調離了,客戶找誰?房子賣掉以后,我們的銷售服務就終止了,一直到交房為止,房子造得好的還好,造不好的,你找誰去?這個行業就處于這樣的水平。更不要說我們的園區配套和其它配套。我認為下半場還要從事這個行業,上半場這些通病我們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解決,不解決它,你這個就還是在混,我認為你是靠運氣在混。
??下半場還是要回歸到本原,房地產就是制造業、生產的是房產品,房產品最本質的屬性是居住和生活。另外一方面,未來調控將會是一種常態,這是我們必須重視的。
1
建筑防水是黃金賽道,您把握好了嗎?
據Wind及可查資料數據,海外防水規模以上且有可查數據企業中瑞士西卡2015年營收55億瑞士法郎(約366億RMB)。美國GAF公司年營業額為40億美元(約270億RMB),美國卡萊爾公司2016年營收20億美元(約135億RMB)。奧地利碧謝·霍夫曼公司2015年營收8.19億歐元(約62億RMB)。日本田島屋面株式會社,2015年營收524.8億日元(約32億RMB)。排除增長率及存量情況(數據不可查),經測算,建筑防水在國際市場規模至少約為865億元。
同時,據研報調研數據,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防水企業(大于2000萬收入)784家,實現收入1147億元,經測算,將增量房屋建筑防水市場、基建防水市場、存量翻新市場三項加總,目前全國防水市場規模約為1793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建筑防水市場規模接近2700億元。
防水材料作為功能性建筑材料雖然只是作為建筑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在房屋建造成本中比重不到3%,但卻已在全球范圍內造就了多個大規模以上防水企業,經形成了規模千億量級的全球市場,建筑防水賽道不失為“黃金賽道”。
發表評論:(匿名發表無需登錄,已登錄用戶可直接發表。) 登錄狀態:
未登錄,點擊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