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常見的防水滲漏「實例」處理辦法
建筑防水在整個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防水工程涉及到建筑物(構筑物)的地下室、墻地面、墻身、屋頂等諸多部位,其功能就是要使建筑物在設計耐久年限內,防止雨水及生產、生活用水的滲漏和地下水的浸蝕,確保建筑結構、內部空間不受污損,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空間。
今天我們就聯系實際工程中較為常見的防水、滲漏問題,淺談幾種防水滲漏的處理方法,僅供相關人員參考備用。
一、屋面樓蓋裂縫導致滲漏
從不少新樓盤了解,屋面鋼筋混凝土樓板出現不規則的裂縫(見圖),有的順裂縫滲漏,由此引發許多業主的強烈不滿;有提出要求退樓,有提出要求索賠,也有業主要求維修處理的;由于做了裝修,其維修施工難度、維修費用都是較大的。
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塌落度的失控,是屋面板裂縫的重要原因。如果屋面混凝土施工中,出現塌落度過高,加上天氣出現的情況,較容易出現水飽和現象,造成成品裂縫。
②混凝土的養護不當是屋面板裂縫的主要原因。屋面是最后一道混凝土結構施工,無法利用循環用水來保養,如保養期內出現疏忽,就會出現裂縫現象。
③預埋管線位置不當,容易導致屋面板裂縫。預埋在混凝土中的水管、電線管過多,集中在一個地方排放,特別是在結構的受力面受到影響,非裂縫不可。
④設計失誤導致屋面板裂縫原因。此類原因很多,如受力配筋、屋面板厚受力配筋、屋面板厚或其他失誤有可能造成屋面板裂縫。
處理辦法:
◆纖維網補強法。在0.2mm以內的裂縫,剔除抹灰面后,在板的雙面用環氧樹脂貼纖維網1—2層,干后做各自的裝修。
◆注漿補強法。對于0.3mm的裂縫,剔出抹灰面(200mm寬)后,做裂縫封閉并設通氣孔,采用注漿機擠漿法。
◆碳纖維補強法。在0.3mm以上較嚴重的裂縫,剔除板的雙面抹灰面后,采用注漿機擠漿法;用結構膠粘貼碳纖維,然后做原有裝修層。
◆鋼結構補強法。裂縫較大時,根據計算結果,制定用結構膠粘鋼材的措施,進行處理。
施工思考:
施工中注意對天氣情況的了解,不同的時段做好混凝土塌落度的調整;在高層屋面施工中,必要時采取 二次振搗的辦法來控制裂縫。
施工中強調屋面混凝土的保養,要與樓層板區別開來,屋蓋樓板保養要格外到位,增加屋面 覆蓋物等措施。
施工中注意水、電等管線在混凝土中的分布,并做好樓板裂縫的設防控制。
設計思考:
注意鋼筋的布放位置,保障樓板 厚度的滿足。
二、女兒墻構造不當導致滲漏
屋面女兒墻的陰角部位若有滲漏,會使室內窗頂邊緣的頂棚污染,漏水污染到內墻面、有的還污染到墻邊的窗簾。
原因分析:
屋面砂漿標號過低(沙漿手捏即碎),女兒墻陰角嵌縫、保護砂漿脫落,進而防水卷材受損是屋面女兒墻周邊漏水的主要原因。
維修辦法:
①拆除女兒墻(陰角) 瓷片和屋面地磚各400mm,至防水卷材結構層處,在屋面頂離女兒墻立面300mm處鑿30*30的線槽,做混凝土的防滲后,貼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在該陰角部位,加固2層防水卷材(或厚度為2倍的911防水涂料等),經存水試驗三天后不漏,方為合格。
②在加固的防水卷材外掛鋼絲網,抹C10聚合物防水沙漿20mm保護層。作好卷材后,恢復屋面原裝修瓷片和地磚面層;處理室內因滲漏污染的天棚和墻面等裝修。
施工思考:
①施工前看清圖紙,國家標準圖在此部位一定有凹進防水槽。這道防水線,是對防水卷材保護和分流雨水起主要作用的,不得隨意變更。
②在處理女兒墻的陰角時,陰角抹灰要做成圓弧型。圓弧處的防水卷材要增加層數,外部保護層的聚合物防水砂漿應達M7.5以上。
③施工屋面裝修層時, 靠陰角的地磚,應稍高于其它部位,不得存水,以保護瓷片、地磚的溝縫砂漿,和防水卷材保護層砂漿的持久完好。
三、屋面承壓過重導致滲漏
1、露臺裝修超重致漏
露臺是普通屋面平臺,為不承重的上人屋面。將其改作露臺花園、建水池、造假山、砌水墻以及安裝大型空調室外機組。由于承重較大,使屋面保溫層局部受壓,破壞了原樓頂露臺的防水層,使積水進入陶粒層中,滲透結構樓板,造成天棚多處漏水,雖從下部將漏水點處理,由于上部屋面防水破壞未根本治理,所以出現漏水點轉移,處理難度很大。
2、屋面綠化種植超重致漏
屋頂設計為上人屋面,而后建造了屋頂花園。由于直接在原屋面的裝飾層面上砌筑花池,填土種花植樹。大大超過苯板及陶粒等保溫層的承受能力,造成屋面防水的破壞,雨水滲入陶粒層中。
3 、某平臺裝修超重致漏
天橋上景觀區域,其結構上面的陶粒層厚達400—900mm 不等。在平臺陶粒層上建立了高爾夫球訓練場、種植了大、中型喬木園林、以及大型雕塑等景觀物。由于超重,使高厚度的陶粒層變形,破壞了防水層,產生了積水。打開陶粒,積水深達250mm以上,使天橋下的精裝修大面積滲漏污染,一度影響了景觀形象;同時也無形的增加了天橋的荷載,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原因分析:
由于上人屋面或平臺局部因種植增加荷重,大大超出了苯板、陶粒層的承受能力,使保溫層壓縮變形,導致了屋面上部防水構造的破壞。上層防水被破壞后,陶粒層中大量進水,外部高溫時產生的膨脹壓力,會局部破壞下部的防水層,從而滲透結構樓板,造成多處滲漏。
維修處理:
如果在露臺、平臺或屋面上,進行拆除現裝修、隔熱層和被破壞的防水層,再重新處理防水層,恢復隔熱層、裝修及設施等,可以根治。但施工周期長,維修成本高,而且精美的景觀環境,一般不允許大面積破壞,只適應在小范圍內施工。
在滲漏的平臺、屋面結構底部或側面多處抽芯,安PVC排水管,將陶粒層中的水導出來,能起到了排水、減壓作用,許多漏水不治自愈。某庭的A型屋面、天橋以及寫字樓9層露臺上,采用這一方案,已取得良好效果。
設計思考:
①上人屋面部分地帶設計為屋頂花園,屋面裝修過重時必須重新考慮,防水層下作結構加固,如增加承重柱、梁等結構措施。避免破壞隔熱、防水層后,引發滲漏。
②有種植物、裝修過重的部位,只要結構承重允許,取消苯板和陶粒隔熱層,在結構層上做好防水及保護層后,直接可以砌筑花池、置放設備或裝修假山等。
③要作好防水和排水排氣等設施,屋面漏水隱患是可以避免的。
施工思考:
①屋面防水施工,應特別注重結構陰陽角、預埋鋼構件、預埋水電管線等部位的加固處理。工序交叉施工時,更要作好成品保護。封閉前要做48小時存水試驗。以上哪一道工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今后的滲漏隱患。
②陶粒層的施工要按設計要求級配進行。許多有露臺和私家花園的業主,做二次裝修時,有可能破壞原有的防水設施。二次裝修時,一定要恢復并加強防水的處理。封閉前留出下水通道,一定要作好存水試驗,保證48小時無滲漏。
四、二次裝修引發樓下滲漏
某業主進房準備裝修時發現,衛生間靠外天井墻角嚴重滲漏痕跡長達 2米多,漏水順墻直達地面,內墻角和墻面有長達 350mm以上的白色結晶體;在同一墻體的外部,有長達 5米不同程度滲漏痕跡;以上漏點在冬春少雨旱季,仍然長漏不止。
原因分析:
在滲漏上部,是業主二次裝修豪華、近25平方米的大露臺,露臺周邊建有花槽,東部欄桿邊安有水龍頭,龍頭下建有水池。現場觀察,在花槽側立面縫中有明顯滲漏痕跡;在原女兒墻面磚與后來裝飾花槽上部的大理石結合部位,已有明顯裂縫,裂縫里還長滿了小草。而且,業主將露臺原地磚已全部更換,極有可能破壞原有防水層。
如果業主在陽臺進行二次裝修時,花槽內未嚴格的做好防水,或者根本未做防水,二次裝修的花槽水位提高到與原女兒墻頂同高,花槽內的水透過女兒墻體的上半部位,滲漏到下層,在冬春旱季的現場,看到該墻內、外及樓板都在嚴重滲漏。
在露臺東部靠女兒墻處,業主還建一水池,并安裝了用水龍頭,其水池水位明顯超過原防水層,滲透女兒墻到客廳,再滲漏到樓下天棚,此處漏水從未斷流,與水池、龍頭有極大的關系。
維修方案:
①拆除露臺上的局部花槽、地面裝修部分,至結構樓板面并洗凈后,在地面上做剛性防水沙漿。
②防水沙漿干后,刷911聚氨脂二遍(要求刷至女兒墻防水線);隔一天后,做存水試驗,以48小時不漏為原則。
③做涂脂層上的保護層沙漿一遍后,鋪陶粒混凝土層或泡沐磚,鋪至裝修底面;然后按原裝修面層恢復。
④依據選好的材料,做好地面、墻面的裝修恢復工作。
施工思考:
在裝修施工前,要作好防水試驗;在做二次裝修中,防水完成前也要做防水試驗,保證本次施工的可靠性。
五、屋頂花池過高導致滲漏
屋頂花池修建在女兒墻邊,其種植土面的高度,明顯超過原防水高度,引發屋面滲漏。
原因分析:
由于女兒墻邊的花槽內高于原防水的種植土,已超過了原屋面泛水防水線100mm以上的高度,大雨時間過長時,種植土上積水提高了水位,積水無疑會透過未做防水的墻體滲漏到外墻和樓下的室內 。
維修處理:
移走女兒墻邊花槽內的植物,鑿開女兒墻的瓷片裝修層,加高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要高過種植土200mm以上,然后恢復裝修瓷片和種植物 。
移走女兒墻邊花槽的植物;改種植土低于防水卷材標高200mm以上,或者干脆做一條排水土坡溝,降低水位。此處只適于種植草皮。
施工思考:
不要隨心所欲的在屋頂上做設計外的建筑。設計不合理的部分要及時更正。
六、瓦屋面的滲漏
原因分析:
當瓦屋面上安裝了較多的鋼架,將加大了屋面漏水的概率;瓦屋面安裝的反光燈加大了沿口滲漏的可能;由于瓦屋面是松弛結構,多處漏水是非常正常的。
屋面板的水要到沿口水槽內,就必須比它高,而且要作好結合;現在水槽與屋面板有距離,只能接瓦上的水;而從瓦漏下的水只有積在樓板上。
瓦屋面的上方與墻的接觸處,沒有為下面的卷材留下收口凹槽,時間一長,瓦和卷材同時下滑,雨水直接澆在樓板上,留下漏水隱患。山墻邊的瓦與磚墻、卷材與磚墻留有裂縫或洞穴,從山墻邊漏水。
處理措施:
減少屋面上的燈具和鋼架;作好燈具和鋼架的落地防水;凡沿口處拆除瓦約一米寬,拆到樓板層;在沿口板上找補一層防水沙漿,使板高于沿口水槽;再鋪一層卷材,并在沿口板的防水上,6米左右安裝D=25的PVC水管排水,做好上部防水(見上圖);認真處理山墻的滲漏,拆開重做防水;從樓板內部做注漿效果不好,治標不治本。
七、 屋面結構板漏水的改造
當前屋面防水中,往往只設計在結構層上做一層防水,在防水層上做200mm 保溫層、再做40mm的混凝土層,然后做地磚排水到側壁地漏;將出現這種局面,將裝修層上面的水排去,但在保溫層中的積水,積壓在屋面的保溫層內,并沒有排走;時間久后,積水漸多,加上樓板結構層出現的裂縫,勢必造成室內漏水。
防水改造:
屋面結構板面上,采用鑿開 20mm、灌環氧樹脂、用大黑豹防水漿的方法,處理樓面上的裂縫;澆注 C20 的鋼絲網砼,最低處為側排口,保證 20mm 厚,找坡0.5%,在側排口設置 D50側排地漏,連接至外部雨水管。
待基地充分干燥時,做911防水涂膜厚2mm或其他防水材料;距離下部的側排地漏處安裝D25——32排水排汽管,管的周邊要打滿孔洞,用土工布包上(在屋面最高處,引出屋面層上250mm做排氣管),6*6米組合式的分布在屋面中。
上鋪25厚聚塑苯保溫板(覆蓋過排水、排氣管)再鋪300克無紡布隔離層;100厚1:8水泥陶粒混凝土;砂漿保護層;做SBS防水,加砂漿保護層;40厚細石混凝土配¢6@200雙向鋼筋(其中6*6米分隔斷);(25厚防滑地磚干硬性水泥沙漿鋪設)做水泥砂漿20mm,找坡1%到側排地漏。做防裂縫的焦油伸縮縫。
改造圖示:
改造效果:
按照原有屋面做法施工,容易在保溫層及陶粒層中會產生永久性積水,使結構板上的防水涂膜長期浸泡在積水中,大大縮短了防水涂膜的使用壽命,天熱時,里面的 水、汽會隨著溫度的變化產生壓脹力,同時若防水層或結構板上有瑕疵,極易發生屋面滲漏現象。
若將屋面板結構找坡并設置暗側排水管系統,就可以將笨板及陶粒層中的積水排出,保證了壓力的排泄,對屋面防滲漏、排汽壓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設計思考:
屋面做一次結構防水是不保險的,在南方多雨季節,應考慮屋面二次防水(重要的是設計排水排氣管)。做屋面排水最好用直排管,盡量不使用側排。
正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