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 沉睡的住宅維修基金
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率不高,有的物業公司經理工作10年僅2次成功啟動維修基金

普遍存在資金支取難
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通俗來說就是房屋的“治病錢”。我國物權法規定,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屬于業主共有,經業主共同決定,可以用于電梯、水箱、房屋損壞等共有部分的維修。

但在調查中了解到,多個小區電梯從發生故障到維修耗時要8個月以上,由于近半數業主不同意,有的小區電梯維修擱淺了近1年,有的房屋滲漏亦是如此。部分物業公司經理工作10年僅2次成功啟動此筆資金,許多房屋“應修未修”或者修繕不及時,一些地方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還沉睡在銀行賬戶里。
使用難是因為支取難。按照物權法規定,決定籌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皟蓚€2/3的指標操作起來比較困難。部分業主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不高,‘事不關己’現象較突出。還有部分業主并不在當地居住,難以書面簽字表決?!?nbsp;一家物業公司的王經理說。

支取難還受到其他多重因素的影響
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介紹,專項維修資金屬于業主的共有財產,物業管理公司應該按照規定啟動業主委員會機制并召開業主大會,保證信息公開透明,進一步征得業主的信任和同意。
但是隨機走訪某市多個小區,發現只有個別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被訪業主紛紛表示從來沒有參加過業主大會。這就導致該筆資金使用情況不公開透明,很多業主擔心錢款被挪用,進而增加了資金使用的阻力。
此外,物業經理還透露,部分房地產企業未能全額繳存代收的住房維修資金,票據結報也不及時;住宅信息錄入有誤,導致無法核對;住宅轉移登記時維修資金余額補繳和過戶管理不到位,這些都進一步增加了資金支取、使用的難度。
部分城市采取“特事特辦”

如今,為解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率低、支取不暢等問題,全國多個城市專門制定了應急政策。比如,北京市制定了應急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政策,據《鳳凰新聞》報道江蘇省徐州房管部門也啟動了應急程序如果出現電梯故障、房屋漏雨、墻體外立面脫落等危及人身安全等6種緊急情況時,無需2/3業主同意,維修資金最快時間48小時到賬,但應事前告知業主;浙江省出臺相關規定,房屋維修方案公示以后,只要建筑物內所有權人不超過1/3的業主書面提出反對意見,就視為公示同意。
伴隨相關政策的推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情況有所改善。北京每年的維修資金使用額已經由2010年的5000余萬元增加到去年的6.13億元,僅應急維修就使用了2億多元。“這是政府工作效率提升的一種反映,特別是緊急情況下簡化了審批程序。但這只是特事特辦的應急政策?!?
“盡管是應急維修,但也要完善事中和事后監督。問題的關鍵在于政府對社區房屋管理權的下放,并不是說把權力下放給了業主,業主就會使用了,而是教育引導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依法使用。”北京友融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冬光說。

根本之策是業主自治
多位專家建議,可在住宅維修資金中拿出一部分匯集成“資金池”,由房管部門統一調撥資金,每年定期對全市的物業管理進行維修,并嚴格核算。同時,建立適當的“花錢”機制,相關部門對于不合格的小區共用設施應該督促整修,讓資金使用具備主動性。
“在我代理的案件中,很多業委會成立后積極行使權利,拿回了業主共有的物業管理用房、小區共有車位的管理權等。如果沒有業主委員會,做到上述事項就很難了,召開業主大會表決支取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了?!睆埗饨榻B,“實踐中,因為要由開發商提供前期物業服務,物業單位往往就是開發商的子公司,相對業主來說是強勢,物業公司基于自身利益通常不愿意業主成立業委會?!?
“加強維修基金的使用管理,關鍵是推進小區盡快成立業主委員會,實現業主自治?!眲⒖『=ㄗh,物業管理公司應按規定激活業主委員會及業主大會機制。這一方面有利于業主之間通過公開透明的平臺進行溝通,另一方面便于業主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的相關工作,確保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不被亂用和挪用。
專家還建議,物業管理公司應當提高辦事效率,遇到房屋修繕等問題,及時通過微信群進行通知與商議,同時定時公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余額及使用明細,保證資金使用安全透明。政府相關部門也應進一步加強監管,確保專項資金的安全和合理化使用。

發表評論:(匿名發表無需登錄,已登錄用戶可直接發表。) 登錄狀態:
未登錄,點擊登錄